• 明途周报
  • Posts
  • 特朗普丢面子 | 空际争霸战 | 美国“金卡”签证开启"财富通道"

特朗普丢面子 | 空际争霸战 | 美国“金卡”签证开启"财富通道"

明途周报 - 2025年3月4日

泽连斯基强硬应对,特朗普丢面子

“成功不仅是自己赢,更要让对手输。”

这句话常被归于成吉思汗,强调权力不仅是胜利,更是让对手难堪。今天的国际政治依然如此,谁掌控局势,谁就有话语权。

特朗普一直强调自己强硬、说一不二,认为别人都会听他的。但这次,他却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面前碰了一鼻子灰。

过去,特朗普一直嘲笑乌克兰,暗示自己只需一个电话就能让俄乌战争结束,甚至曾在采访中说:

“我认识泽连斯基,也认识普京,我一天之内就能解决这场战争。”

特朗普,2023年7月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说

然而,特朗普的“解决方案”却是让乌克兰拿出50%的矿产、天然气、石油、港口和电厂收入,存入一个由美国控制的基金,直到筹够5000亿美元,以此偿还美国的援助。

泽连斯基在白宫会谈时当场拒绝,表示不会“卖掉乌克兰”,强调任何协议都必须包括安全保障。最终,乌克兰不仅没答应特朗普,还争取到了更多国际支持,让特朗普颜面尽失。

特朗普一直标榜自己能让别人服软,这次却被泽连斯基公开挑战,对他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挫败。

欧洲开始防备美国

在成吉思汗的时代,忠诚最重要,站队正确才能获得好处。但现在,欧洲国家开始怀疑特朗普是否还能保护他们。面对美国政策的朝令夕改,加上马斯克对“星链”网络的控制,欧洲正在悄悄加强自己的防御能力,不想再完全依赖美国。

德国总理梅尔茨最近表示:

“我们必须增强欧洲的自主能力,应对当前美国政府的不确定性。”

与此同时,泽连斯基像一个老练的战士,不低头、不妥协,知道只有不断前进才能生存。对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人来说,停下就是死亡,对现下的乌克兰来说也是如此。

机遇还是挑战?

对中国企业来说,这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:

  • 美国的影响力在下降,西方内部裂痕加深,各国不再一边倒地听从美国。

  • 乌克兰的强硬让西方盟友不得不继续支持,而欧洲也在寻求更多自主权。

  • 这正是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合作的好机会,可以加强与区域强国的联系,推动技术合作,在全球格局变化中找到新机会。

未来,谁有真正的技术实力和战略眼光,谁就能抓住机会,填补国际市场的空缺。

谁能主宰天空?Starlink遇阻,AST SpaceMobile崛起,卡洛斯·斯利姆退出

“海阔凭鱼跃,天高任鸟飞。“

全球互联网的新战场正在太空展开。2025年,两种不同的技术正在竞争,决定未来的网络连接方式:

  • Starlink(马斯克)+ 苹果 + T-Mobile:打造私人卫星网络,绕过传统电信公司。

  • AST SpaceMobile(谷歌支持)+ Verizon + AT&T + 沃达丰:让普通手机直接连卫星,无需额外设备。

Starlink不再无敌

过去,Starlink凭借7000颗低轨卫星和乌克兰战场上的作用,几乎势不可挡。但现在,麻烦来了:

  • 欧洲开始警惕:各国担心,是否该让马斯克独占关键通信系统?

  • 马斯克陷入争议:支持德国极右翼政党AfD,同时X(前Twitter)和特斯拉面临合规问题。

  • 技术不稳定:最近的测试显示,Starlink在信号弱的地方连发条短信都失败,引发外界质疑。

与此同时,AST SpaceMobile刚刚完成全球首个卫星直连普通手机的视频通话,技术更简单、更实用,发展势头正猛。

卡洛斯·斯利姆的退出,改变游戏规则

拉美电信巨头卡洛斯·斯利姆,曾是Starlink的重要支持者,如今传出他可能退出。如果属实,这对Starlink是个大打击,因为拉美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。

相比Starlink,AST SpaceMobile更受欢迎,因为它能与本地电信公司合作,不需要外国公司完全掌控网络。在拉美,信任比技术更重要,这让AST占了上风。

机遇还是挑战?

这一切,对中国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?

  • Starlink也有天花板,技术问题、政治压力、信任危机让它的扩张变慢。

  • 欧洲、拉美等地不愿让美国公司独占关键通信,正在寻找其他选择。

  • 卡洛斯·斯利姆正与中国企业接触。他旗下的美洲电信(América Móvil)认为中国技术更便宜、更有竞争力。华为已在墨西哥建云计算中心,支持4.5G、5G,并在哥伦比亚推动5G试点。

未来属于谁?

随着全球互联网逐渐“本地化”,各国越来越希望掌握自己的通信网络。对中国企业来说,这正是布局海外、建立新合作、投资本土技术的好机会。

关注AST SpaceMobile下周的市场动态,可注册投资者直播会议。

两种加密货币的故事:北京监管,华盛顿投机

“变革的风吹起时,有人筑墙,有人造风车。”

在加密货币领域,中国很早就选择了“筑墙”。早在2017年,全球加密货币热潮刚刚兴起,中国便迅速出手,全面禁止ICO(首次代币发行。ICO是一种流行但高风险的融资方式,项目方通过向公众出售新数字代币筹集资金。然而,这种模式存在巨大隐患:几乎任何人都可以随便搭建一个网站、起一个吸引眼球的名字,宣称代币未来会升值,就能圈钱。没有实际产品,没有监管,只有炒作。当代币价格暴跌时,受害的是普通投资者,赚得盆满钵满的则是项目方。

中国政府当时的目标很明确:防止这种投机泡沫蔓延,确保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,而不是制造风险。此后,中国对加密交易保持严格监管,同时专注于央行数字货币(CBDC)和区块链基础设施,选择了稳健发展而非市场炒作的路线。

美国:从“骗局”到赚钱神器

与此同时,美国的态度却截然不同。特朗普曾多次痛批比特币是“骗局”,警告加密货币是“随时会爆的灾难”。但当他重返政坛后,立场发生了180度大转弯,甚至亲自下场发币

2025年1月,特朗普团队通过ICO推出特朗普币($TRUMP),发行2亿枚代币。紧接着,第一夫人梅拉尼娅币($MELANIA)也相继推出。

最初,支持者疯狂涌入,币价一路飙升。但这种热度没有持续多久。到2025年2月底,特朗普币已暴跌超70%,梅拉尼娅币跌幅接近80%。最惨的是那些高位接盘的普通投资者,尤其是特朗普的支持者,眼看着自己的投资几乎归零。

更讽刺的是,ICO项目方根本不关心币价,因为他们主要靠交易手续费赚钱。区块链分析机构估算,仅2025年1月17日至1月30日,与特朗普相关的账户就通过交易费赚取了8600万到1亿美元

监管与投机的对比

对中国来说,这一对比再明显不过:

  • 在中国,ICO早在2017年就被叫停,就是为了防止这种割韭菜的骗局。

  • 在美国,一位前总统亲自站台发币,把政治变成赚钱工具,让普通人承担风险。

机遇还是挑战?

对中国区块链、金融科技、支付企业而言,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良好监管的重要性。

  • 中国的早期监管避免了类似的骗局,让投资者免受纯粹营销包装的高风险项目伤害。

  • 但过度监管也可能让创新流向更宽松的市场,影响行业发展。

关键在于找到平衡:既要支持真正的数字金融创新,又要防止炒作与骗局破坏市场信任

特朗普的“金卡”签证:亿万富豪的美国身份捷径

“财富有起落,机会不等人。” 

特朗普向全球超级富豪抛出了一张“黄金门票”,但这究竟是通往繁荣的桥梁,还是另一种收割外国投资者财富的方式?

5百万美元,换美国护照,值不值?

特朗普推出**“金卡”签证(Gold Card Visa)专门面向全球最富有的投资者。与现行的EB-5投资移民不同,金卡签证无需投资企业、无需创造就业,只需直接向美国政府支付500万美元,即可获得美国公民身份。

相比之下,EB-5要求至少投资80万美元并创造就业机会,审核周期长、审批严格。而金卡签证则直接用金钱换身份,简单粗暴。

特朗普宣称,如果美国发行100万张金卡签证,将带来5万亿美元收入,足以大幅削减美国国债。支持者认为,亿万富豪的涌入将带动消费、增加税收,从而提振经济。但批评者警告,这可能引发类似葡萄牙和希腊的房地产泡沫,让普通美国人的住房更加难以负担。

此外,取消EB-5的就业创造要求,可能对美国房地产开发商造成冲击,他们长期依赖外国投资来推动大型地产项目。

法律与道德

法律专家普遍质疑,特朗普是否能绕过国会直接推行该计划。美国移民政策不属于总统的管辖范围,想要直接实施这样的大改动并不容易。

与此同时,金卡签证还引发了道德争议:

  • 财富是否应该优先于能力?

  • 是否会导致身份审核放松,让不良资本轻松进入美国?

  • 加拿大、英国等国此前已取消类似投资移民,因其涉及非法资金流动和国家安全风险,美国会步后尘吗?

机会还是风险?

对高净值华人来说,这可能是比EB-5更快、更简单的赴美路径,无需等待多年排期,也没有繁琐的就业要求。对于希望拿美国护照的家庭来说,金卡签证可能颇具吸引力。

但房地产投资者需谨慎。如果全球亿万富豪大举购入豪宅,美国主要城市的房价可能飙升,导致入场成本上升。同时,EB-5被削弱后,外国资本可能减少对美国商业地产的投资,从而影响依赖该资金的开发商和企业。

对于在美扩展业务的中国企业,这也可能预示着美国移民政策向“资本换身份”转变,而非以往的“投资驱动”模式。企业应密切关注政策变化,评估是否符合自身长期战略。

中国影响力

2月22日至28日,中国企业在全球的关注度大幅上升,相关提及量增长75%,影响力扩大62%。但并非所有新闻都是好消息——负面情绪翻倍,主要受争议事件和贸易紧张局势推动。

热点事件:

  • 山东顺天的人事政策引发反弹 —— 要求单身员工必须结婚的规定引发强烈抗议。

  • 中国AI企业崛起 —— DeepSeek超越西方竞争对手,阿里发布QwQ-Max,与ChatGPT正面竞争。

  • 产业动态 —— 比亚迪在沙特的电池项目、小米刷新电动车纪录、中国锂业巨头因贸易争端暂停出口。

  • 食品与农业 —— 史密斯菲尔德(Smithfield Foods)在美国猪肉市场的主导地位引发担忧。

  • 监管压力 —— 美国一起涉及中国企业的工业间谍案登上头条。

中国企业在AI、电动车、全球扩张等领域的进展毋庸置疑,但监管审查和舆论风波可能带来阻力。企业需在创新的同时,谨慎管理市场认知风险。

高层洞察

本周,特朗普的财政部长斯科特·贝森特成为新闻热点。他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激烈交锋尤其引人注目:泽连斯基两次拒绝附带乌克兰稀土资源条件的美国援助,导致特朗普-泽连斯基会谈被取消,美乌外交关系紧张升级。

在北美,贝森特透露墨西哥正考虑对中国商品实施与美国同步的关税政策,并建议加拿大加入,以形成统一的贸易联盟。在国内,他警告美国经济存在严重脆弱性,并承诺通过放松监管和减税提振私营企业。

此外,贝森特正在推动一项有利于美国利益的金融重置计划,暗示可能采取协调性举措削弱美元,以降低借贷成本,同时保持美元全球主导地位。尽管特朗普尚未正式表态,但华尔街已高度关注。

对中国企业的影响

  • 北美关税联盟 可能冲击中美贸易流动,影响出口企业。

  • 美元调整 可能影响投资策略,需关注全球资本市场动态。

  • 提前布局,紧跟美国经济政策变化,将成为中国企业规避风险、寻找机会的关键。

查看关于贝森特及其他核心特朗普官员的完整分析报告,请访问明途官网

本期周报作者明睿、许顺康,翻译刘娜。